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今天是第34個全國土地日,宣傳主題依然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支撐高質量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每一寸土地都是我們的“福地”。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讓每一抔土幻化成為豐收的沃土,全面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省沿海集團用的寫意之筆給出了屬于自己的答案。
一抔土,是堅決守牢耕地保護紅線的責任與擔當。
倉東土地整治項目(一期)整治面積約5700畝,形成高標準農田4500畝,數千余畝毗鄰黃海的魚塘不復,望不到邊際的良田取而代之,首季水稻測產每畝約580公斤,達到該區域歷史平均水平。夏季收獲油菜之后,新秧種下去,土地披新裝,大地充滿了更多色彩,也被賦予了更多期待。
由水塘變良田的故事仍在續寫。在倉東土地整治項目(二期)現場,從淤泥翻曬到土方平整,從農溝開挖到渠道澆筑再到土壤改良,每一次人機協作,都是守護耕地的扎實舉措,預計到2024年底,項目將形成超6500畝平整方正、溝渠縱橫的高標準農田。
一抔土,是集約節約用地的決心和信心。
小海鎮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項目現場,以農用地整治、建設用地整治、生態保護修復和公共空間治理為脈絡,村間閑散的土地正慢慢連接成片,一二三產融合之勢逐漸明晰,希望的田野上孕育一片新的天地。騰挪之間,小海全域項目已完成8800畝土地整治,形成488畝新增耕地,預計7月中旬完成剩余770畝土地復墾,還將形成714畝新增耕地。
一抔土,是守護綠水青山的作為和使命。
寶應湖退圩還湖項目(一期)工程現場,9.31平方公里自由水面已經形成,多年沉積魚塘的底泥被陸續翻出用作土地復墾,積水沿著壟溝緩緩流淌,圈圩污染處再現無邊水色映朝暉之景。眼下正值“三夏”農忙時節,復墾區域已于6月上中旬分批完成866畝新增耕地水稻播種,水稻出苗、良田披綠。
從充分利用存量土地資源稟賦以建設高標準農田,到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以釋放鄉村發展動能,再到退圩還湖以改善河湖生態環境,集團精心呵護每一寸土地,充分發揮土地資源稟賦,揮毫潑墨間,滄海與桑田間繪出萬千色彩。
當斑駁鹽堿地蓋滿繁密的谷穗,當鄉村土地開始節約集約規劃,當“有湖不見湖”走上保護修復之路,這抔土給出了明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