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荏苒,猶如白駒過隙。2021年的春天,我懷著對沿海的向往來到了單位,這一年,集團聚焦轉型升級,啟動項目建設、科技應用、烘儲保障、隱患排查“加減乘除法”為農業板塊構鏈強鏈補鏈賦能,奏響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序曲。
三年來,親見糧倉拔地起、機器日夜轉、稻麥穩豐收......驀然回首,驚喜地發現伴隨著公司的發展,我的專業素養穩步提升、懈怠情緒不斷消減、責任意識倍加強化、團隊融入持續增強,是集團給了我實現夢想的平臺,在這里我磨練意志、鍛煉品質、奮發向上。
做好“加法”夯基礎
2021年,為響應和落實國家及省委、省政府糧食安全工作部署,集團層層規劃,步步落實,在增產環節做好“加法”,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淋鹽洗堿、施用有機肥等土壤改良措施,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長”。投資3億元修建糧食科技產業園項目,匯聚農業板塊“最大合力”,打造“產學研”一體化成果轉化基地,做實糧食精深加工文章。集團推進項目建設,對沿海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持續增長知識才干,才能扛起新的使命擔當。
初來公司,我擔任綜合部綜合崗一職,由于入職時間短,我對公司的規章制度、管理流程等了解不全面,很多工作擺在面前,自己卻毫無頭緒。為了快速進入狀態,我積極向領導同事請教疑惑點、記住知識點,并利用空余時間繼續琢磨。領導經常找我談心談話,指導我學習國家糧食安全領域法律法規和政策,帶我解讀公司的規章制度、最新文件精神、幫我修改各類文字稿件,能有這么細心而又認真的領導,是我人生之幸。在大家的關懷幫助之下,我逐漸熟悉各項業務流程,真正蛻變為綜合服務“多面手”。
做好“減法”促發展
企業高質量發展需要從“做減法”開始,2022年,集團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扎實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以減損形式實現增產目的。金東臺糧食烘干項目是全省首個大規模采用空氣能熱泵的糧食烘干產業園,空氣能熱泵讓小麥水分含量從25%以上降到13%安全儲糧水分,能耗比同等規模傳統燃燒供熱降低30%以上,在綠色環保的同時滿足不同糧食對烘干的需求。個人進步與企業發展一樣,主動學會斷舍離,才能獲得嶄新的動力和希望。
作為一名文字工作者,想要講好農發故事,寫好沿海文章,就必須了解江蘇沿海集團的歷史,了解生產一線實際情況,堅決摒棄我不懂、我不會、我不想等私心雜念。從1979年成立的江蘇省圍墾指揮部到2010年組建省沿海集團,我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積累了廣泛素材。日常工作中,我經常頂著炎炎烈日,冒著蚊蟲叮咬跑到田頭塘口,詳細了解生產情況,準確掌握一手資料。工作是不斷學習和突破的過程,為此,熬夜加班亦是常態。但學有所得使我并不感到疲累,步履堅定反而讓我更加有沖勁,因為我知道,在沿海集團的大廈之中,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螺絲釘,必須舍棄一些休息和娛樂,才能不斷提高干事本領,才能更好地釘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企業發展拼搏奮斗。
做好“乘法”強擔當
2023年夏收期間陰雨連綿,集團充分發揮烘儲“乘數效應”,打響“夏糧保衛戰”,以勇于擔當的姿態為保障糧食安全貢獻國企力量。糧食科技產業園烘干設備開足馬力,二次烘干法增加單位時間內烘干量,單日烘干潮糧達2660噸,6.6萬噸倉容保障夏糧歸倉。金東臺倉儲烘干線為周邊農場及種糧大戶烘干潮糧7420噸,持續強化為農服務功能,不斷提高糧食產后綜合服務水平。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社會責任已深嵌沿海發展基因,成就了企業與職工承擔社會責任的“雙向奔赴”。
入職三年來,在公司溫暖的大家庭中,我不僅掌握了工作技能,還擁有了一顆博愛的心。積極響應集團公司“學雷鋒擔使命 無償獻血踐行動”主題公益活動號召,用熱血奉獻愛心,用行動傳遞溫暖,爭做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踐行者。在集團團委的號召組織下,踴躍參與“新助力·新希望·心圓夢”線上公益活動,助力“我要上大學”助學項目與“夢想改造關愛計劃”公益項目,為困難學生鋪開“筑夢之路”,以點滴努力讓遠方的孩子們能夠感受到來自沿海人細水長流的拳拳愛心。
做好“除法”筑防線
三年間,項目現場定期排查安全隱患,落實“問題到我為止”管理要求,在設備風險隱患上做好“除法”。對隱患等級的判定、出現的頻率等進行匯總分類,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對標對表抓落實,為穩定生產提供堅強保障。
安全生產大于天,團結協作促安全。作為團隊的一名成員,只有大家相互配合協作,才能將個人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團隊中的每個人在不同的方面都有著優缺點,大家要學習優點、改進缺點,只有融入團隊、承擔責任,取長補短,才能實現個人與團隊的雙贏。
主題教育是思想淬煉、是精神洗禮、更是對青年人發出的時代召喚,我們應當立足崗位創造夢想永恒的青春,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職責,是公司對我們的叮嚀與呼喚。我愿與農發共奮斗,我愿與沿海同成長,以“強國有我”的責任擔當,譜寫沿海農發新時代的奮進樂章。
(農發公司金東臺分公司黨支部 劉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