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生寸金。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布局,加大存量土地盤活利用力度,提升用地強度和效率……在有限的土地上實現更高水平的利用,省沿海集團正是在一次次的實踐嘗試中,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土地高效利用路徑。
在鹽城市大豐區小海鎮南團居委會,省沿海集團交出小海鎮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項目首份答卷。這是集團所屬土地公司首個采用“全域整治+鄉村振興產業運營”方式開發的項目,經過3個月的工期,南團土地整理項目順利實現驗收,實現水田耕地5300余畝,按照稻-麥輪作制核算,每年可產糧食2000余噸。
目前,萬頃良田一望無垠、灌溉渠與排水溝縱橫交錯、智能化灌排泵站合理分布、平整的機耕路穿插田間,一幅現代鄉村美麗畫卷已然繪就。基礎設施更優化。通過田塊置換合并,零碎土地整合,給溝渠、涵閘、道路、橋梁配套帶來便利,改善農業基本生產條件,優化土地利用布局,實現農田“優質、集中、連片”,促進了機械化作業和規模經營,為農業生產機械化、標準化、節約化優化了空間布局。經營模式更靈活。“小田變大田”提供了更多選擇,讓愿意種地的農民“田轉人不離”增加經營性收入,讓不愿種地的農民“田轉人離”增加獲取工資性收入機會,保障農民以土地參股分紅實現“田轉權不離”增加財產性收入。發展布局更科學。由村居集體牽頭組建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農戶轉型,聯合新型經營主體,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促進生產經營服務互動發展,有效優化產業結構,提升了農業發展效益。
為確保工程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省沿海集團土地主業業務鏈企業積極協調工程各參建單位,突出質量意識、強化安全管理,全力打造優質工程。質量管理先行。建立以項目公司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監理單位質量控制體系以及EPC項目經理部的質量保證體系,全力打造經得起歷史實踐檢驗的高品質工程。筑牢安全防線。針對項目時間緊、任務重,項目公司成立了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各參建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為工程安全第一責任人,建立健全安全文明管理責任制網絡,明確安全管理機構,完善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安全責任,狠抓安全宣傳培訓和安全檢查,確保工程安全無事故。規范文明施工。施工過程中,著力抓好 “質量、進度、安全、廉潔、文明”五個重要環節,積極爭創文明工地,并把保護生態環境與現場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緊密聯系在一起,使綠色施工理念貫穿整個施工過程,將建設施工對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小田變大田”成為實景的同時,在農發射陽分公司3萬畝水稻田邊,水稻正處于拔節期,視野所及,綠色舒展。“今年自營水稻種植又有了新嘗試。”公司生產管理部農業技術員在如何更高效利用土地,最大價值創造水稻產量上“深耕細作”,不斷積累高產栽培經驗、固化綠色可持續生產模式,團隊建設、平田整地、模式創新、無人機應用全面發力,有了全新面貌和喜人效果。
在平田整地方面,射陽分公司創新以“按質付費”的方式對平整度較差田塊進行激光平整和整塊條田拉平,整田作業質量顯著提升,打造農田“高顏值”。在培育壯秧方面,通過總結經驗教訓,抓好浸種以及水層管理,輔以不斷更新總結的藥肥配方,病蟲草害影響顯著降低,提升育秧技術,夯實田管“新內涵”。
田間管理也需要“精打細算”。往年,農機田管是常態化操作,機輪碾壓會產生機耕道,損壞2%至3%面積的耕種面積,對于擁有3萬余畝自營土地的射陽分公司來說,將會損耗500余畝良田。射陽分公司勇于探索,積極實踐,利用無人機進行稻田管理,預先在電腦上規劃好飛行路線,讓無人機自行作業,將苗情“盡收眼底”,整片農田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僅減少了人工成本和機械損耗,又有效解決了傳統農機拋肥打藥低效、浪費問題,提升畝均產量,實現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