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時期,是沿海地區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和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國家戰略疊加優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的重要而關鍵時期。根據國務院批準實施的《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和《中共江蘇省委關于制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江蘇省“十三五”沿海發展規劃》。
按照省委、省政府“認真落實新一輪區域發展布局,促進沿海及其與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支持淮安、泰州、宿遷融入沿海開發戰略布局”的要求,本規劃突出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圍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總體目標,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創新驅動發展,全方位促進沿海及其與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重點打造“一帶一路”建設先行基地、江海聯動發展基地和開放合作門戶基地,打造具有國家多重戰略疊加優勢的戰略高地,為全省乃至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應有的貢獻。
第一章 加快建成我國東部地區新的經濟增長極
一、發展基礎
2009年江蘇沿海地區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全省上下特別是沿海地區搶抓戰略機遇,堅持規劃引領,突出項目帶動,加強政策支持,推動沿海地區發展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提前一年實現國家規劃確定的第一階段目標,圓滿完成了沿海開發五年推進計劃和六大行動確定的目標任務,成為全省增長速度最快、發展活力最強、開發潛力最大的區域之一,為全省經濟增長和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區域極化效應不斷顯現。沿海地區生產總值每年跨越一個千億元級臺階,2015年達到1.25萬億元,年均增長11.5%,高出全省1.9個百分點,占全省比重從14.5%提高到17.9%。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年均增長12.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1394.9億元、9826.3億元,年均增長17.5%、16.4%,高于全省3個、7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678.8億元,年均增長13.6%。以2013年GDP突破1萬億元和2015年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為標志,江蘇沿海發展站上了新的起點,進入了新的階段,東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和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的地位初步顯現。
(二)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支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以連云港港為核心的沿海港口群基本形成,連云港港30萬噸級航道一期工程建成通航,2015年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3億噸,年均增長14.8%。沿海綜合交通體系逐步完善,海洋鐵路、寧啟鐵路復線電氣化改造建成通車,連鹽、滬通、連淮揚鎮、徐宿淮鹽鐵路建設進展順利;臨海高等級公路建成通車,“三縱五橫”干線公路網絡基本建成;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延伸到南通,“一縱兩橫”干線水運通道初步形成。沿海水利保障能力不斷增強,海堤鞏固完善、區域骨干河道整治工程有序推進,淡水資源供給、防洪減災、水資源保護和河湖管理能力明顯提高。能源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沿海發電裝機容量占全省比重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風電、光伏電站并網容量分別占全省98%和50%左右,海上風電并網容量全國第一。
(三)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構建,轉型升級取得積極進展。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進產業優化升級,2015年沿海地區三次產業結構為9.2:46.8:44,二、三產業占比較2009年提高3.4個百分點;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到2.13%,比2009年提高近1個百分點。現代農業加快發展,沿海三市糧食總產占全省比重達40%,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3個、國家級龍頭企業14個。先進制造業不斷壯大,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6120億元,年均增長14.1%,占全省比重上升到18.3%,百億元工業企業從3個增加到10個。現代服務業貢獻份額不斷提高,服務業增加值達到5505.4億元,年均增長16%,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增加到18家。海洋經濟發展明顯加快,海洋生產總值占全省GDP比重提高到9.1%。
(四)載體建設取得突破,對外開放合作不斷深化。著力推進高水平雙向開放,2015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477.4億美元,年均增長9.7%,其中出口達到320.1億美元,年均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占全省比重由2011年的13.9%上升至16.2%。連云港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加快建設,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一期工程建成運營。鹽城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中韓(鹽城)產業園開局良好。南通國家陸海統籌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南通建設重要區域性交通樞紐列入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鹽城、南通綜合保稅區獲批建設,國家級開發區由2個增加到9個。
(五)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升。科學劃定生態紅線,對12大類、92個重要生態功能區實施了強制性保護,沿海重要生態區比重達21.1%,建成國家生態市、縣4個。沿海節能減排、大氣污染防治、入海河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和化工園區環保專項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累計關閉化工企業1000余家。國家規劃明確的“四縱五橫”生態廊道網絡初步形成,2015年沿海地區林木覆蓋率近25%。依法科學推進海域灘涂圍墾開發,以東臺條子泥一期10.12萬畝為主的重大匤圍工程順利完成,累計新增匡圍灘涂約55萬畝,調出補充耕地指標1.61萬畝,為全省耕地占補平衡作出了積極貢獻。
(六)城鄉統籌扎實推進,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城鄉面貌顯著變化,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加快推進,沿海地區城市化率達到60.8%,比2009年提高13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分別達到31151元、15636元,年均增長11.2%、12.8%。社會事業加快發展,民生實事扎實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沿海地區基本養老、城鄉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覆蓋率達到95%以上,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沿海地區發展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同時,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問題。主要是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量級不夠,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仍需進一步提升綜合實力,增強整體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存在結構性矛盾,港口布局分散,競爭力不強,鐵路建設相對滯后,連接港口與腹地的橫向通道建設尚需加強;產業結構有待進一步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服務業比重還低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資源環境約束趨緊,水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比較突出,化工園區及化工集中區數量較多。同時,港產城聯動發展水平有待提升,目前雖形成一定的港產城融合發展雛形,但海洋、灘涂、港口與產業、城市發展還不夠協調。
二、發展環境
“十三五”時期,江蘇沿海地區已有較扎實的發展基礎,并將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特別是迎來多重國家戰略疊加機遇,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但總的是面臨空前的發展機遇。
從國際來看,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沒有變,世界經濟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復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給世界范圍內的制造業發展帶來了深刻變革,但隨著經濟增長格局、產業分工、投資貿易規則、能源資源版圖以及地緣政治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各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在相當長時間內依然存在。
從全國來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增速換擋、轉型發展成為新常態,中央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相繼提出“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五大發展”的新理念以及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行了科學而系統的設計,成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遵循。同時,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和長江經濟帶等一系列重大戰略的實施,為“十三五”發展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但宏觀環境趨于復雜,一些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和問題更加凸顯。
從江蘇來看,經過“十二五”時期的奮斗,全省綜合經濟實力和發展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發展動力正在加快轉換,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優化,發展的穩定性、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但國際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對開放程度較高的江蘇經濟帶來了更為嚴峻的挑戰,我國經濟正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對江蘇經濟轉型升級也形成了倒逼壓力。
從沿海來看,“十三五”期間,“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建設以及江蘇沿海地區發展三大國家戰略疊加,省委、省政府明確了推進一體化發展的思路,并提出了打造“一帶一路”建設先行基地、江海聯動發展基地、開放合作門戶基地的目標定位,為沿海地區加快建成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更好地發揮拉動蘇北發展的增長極、增長帶作用,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但在國際國內經濟下行的壓力下,沿海地區發展也面臨新的挑戰和要求。
江蘇沿海地區是全省乃至全國“十三五”發展最具空間和潛力的區域之一,在更高起點上推動沿海地區發展,準確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的深刻變化,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發展的基本趨勢,準確把握全省和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始終保持戰略定力,銳意改革創新,加強探索實踐,不斷開拓沿海發展新境界。
三、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十三五”時期,沿海地區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落實“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并自覺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沿海及其與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打造“一帶一路”建設先行基地、江海聯動發展基地和開放合作門戶基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經濟增長極和輻射帶動能力強的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
(二)基本原則。
——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認真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項重點任務,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切實增強沿海地區經濟持續增長動力。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依托國家戰略疊加優勢,以改革推動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全方位深化推進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利合作,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體制機制,形成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新體系。
——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圍繞“一中心”“一基地”建設,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核心戰略,有效集聚創新要素,加快構建沿海科技創新體系。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不斷壯大新產業、引進新技術,加快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體制機制,促進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總量質量同步提升,確保在“中高速”增長中向“中高端”邁進。
——整合資源、聯動發展。發揮國家戰略疊加優勢,進一步加強區域資源整合,統籌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共建共享、互聯互通水平。合理確定各地功能定位和產業分工,促進區域間產業分工協作。加快建立區域統一市場體系,促進資源要素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推進沿海及其與周邊地區一體化發展、港產城聯動發展。
——集約開發、綠色發展。牢固樹立、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更大力度加強資源保護、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深入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的生產方式,積極倡導節約健康環保的生活方式,努力實現沿海地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三)發展目標。“十三五”時期,沿海地區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形成科技創新引領、集約集聚發展、海洋經濟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高地,形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完善、輻射帶動能力增強、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作用充分發揮的重要交通樞紐,形成對“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起示范作用、企業城市人才國際化水平更高、引進來與走出去互動并進的開放合作門戶,形成市場機制更加健全、優質要素廣泛集聚、創新創業活力迸發的體制機制優勢,形成生態環境優美、海濱風情濃郁、人民生活富足的宜居宜業地區,成為我國東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為全省“一中心”“一基地”建設提供有力支撐,為“邁上新臺階、建設新江蘇”作出更大貢獻。
——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濟增長領先于全省,經濟總量占全省的比重繼續提升。到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9%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或高于東部地區平均水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和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1%左右;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
——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創新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科技促進社會發展水平顯著提升,主要創新指標力爭達到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40%。
——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現代農業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成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體,沿海新型工業基地基本建成,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得到顯著提升。到2020年,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50%左右,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全社會勞動生產率達15萬元/人左右;高效農業面積占耕地面積比重達55%左右,成為我國重要的農(海)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和全省農業現代化示范區。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持續上升,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率全面完成省下達任務。大氣污染防治取得階段性成果,PM2.5平均濃度降幅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的天數比例不低于72%,地表水優于Ⅲ類水質的比例達到70%,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98%以上。生態建設不斷加強,沿海地區林木覆蓋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0年達到25%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群眾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沿海開發成果。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9%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8%以上。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城鎮化率達65%左右。
第二章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圍繞全省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沿海地區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發展方式。
一、提升區域創新整體效能
(一)建立區域創新新格局。整合區域創新資源和要素,推動創新要素合理流動,著力構建協同有序、優勢互補、科學高效的區域創新體系。強化城市創新功能,推動創新要素集聚,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加快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創新型城市。加強創新型試點城市和創新型試點縣(市、區)建設,有效轉化一批重大產業技術成果、培育一批創新骨干企業,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帶動制造業向高端鏈條延伸。推動科技園區體制創新、科技創新、功能創新,強化綜合服務功能和科技創新促進功能,加快建設集知識創造、技術創新和新興產業培育為一體的創新核心區。積極推動創新型鄉鎮建設,大力提升沿海地區基層科技創新整體實力。
(二)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加強沿海及其與周邊地區國家高新區建設,推進啟東、如皋、海安、南通市北、鹽南、建湖、東海等省級高新區建設,支持符合條件的省級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加快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重點支持海工船舶、高端裝備、新能源、節能環保、新醫藥、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圍繞海工船舶、高端裝備、智能通訊、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大數據等產業領域建設科技產業園,在軟件、創意、研發設計等領域建設科技創業園,推動創建一批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大學科技園。
(三)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面向大眾創新創業和區域產業集群發展需求,依托中心城市主城區、高新區創新核心區,推動科技服務機構集聚發展,集聚一批科技服務骨干機構、專業人員和品牌業務,打造一批服務區域主導產業的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積極培育科技服務骨干機構,支持在研發設計、創業孵化、技術轉移、科技金融、知識產權服務等領域,打造若干連鎖型、平臺型科技服務集團。支持“互聯網+科技服務業”融合發展,引導科技服務中小微機構向高成長、新模式與新業態轉型。充分發揮市場在創新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完善科技服務業市場法規和監管體制,充分借助產業技術聯盟、行業協會等第三方行業組織和機構,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科技服務市場體系。
二、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一)加強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積極推動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建設企業技術中心和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鼓勵具有較強創新實力的企業集團與高校院所聯合建設企業研究院。圍繞海洋生物、海工船舶裝備、智能電網、新藥創制等產業領域,布局建設一批企業重點實驗室。加快推進現有企業研發機構提檔升級,引導企業加大研發經費投入,鼓勵市級以上研發機構進一步加大高層次研發人才、研發團隊等創新資源的招引力度,積極引進吸納國內外有實力的科研機構在沿海地區落戶或建立分支機構,推動企業研發機構建設水平和企業創新發展能力“雙提升”。鼓勵和支持建設水平高、運行績效良好的企業研發機構創建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
(二)培育創新型企業集群。在沿海地區特色、優勢產業領域,遴選較大規模優勢、較強創新實力、較好發展潛質的骨干企業,加大集成扶持力度,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引領產業發展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實施科技企業“小升高”計劃,加強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推動面廣量大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加快建設孵化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科技創業園,推動服務內容和運行機制創新,促進高成長性科技企業持續涌現,催生一批高科技產業新業態。
(三)提升創業創新平臺建設水平。完善科技企業孵化器、科技企業加速器、大學科技園等創新創業平臺,大力發展建設眾創空間,打造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棲息地”。加強重大創新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建設水平和服務能力。推動重大服務平臺建設,提高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服務能力。支持農業龍頭骨干企業建設農村科技服務超市,提升農業企業創新與服務能力。
三、構筑沿海創新創業人才支撐體系
(一)打造創新創業人才梯隊。實施江蘇產業人才高峰行動計劃、新型技能大軍培育工程、國外人才智力引進工程、“鳳還巢”計劃、蘇北人才支撐計劃等一批省級重大人才工程和連云港、南通、鹽城市級重點人才計劃,形成人才集聚發展的新高地。圍繞沿海地區重點產業需求,加大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建設各具特色的人才創新創業集聚區。加大基層專業技術人才和技能人才培養開發力度,造就一批留得住、用得好、實用型、永久牌的基層人才隊伍。大力推進人才國際化,深入實施海外人才居住制度,完善外國專家證制度,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政策,吸引更多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來沿海地區創新創業。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增強創新創業水平,選送各類專業技術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赴海外研修培訓,著力培養高素質復合型人才。鼓勵沿海地區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走出去,與國際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參與國際市場人才競爭與合作。加強創新型企業家隊伍建設,培養一批站在產業科技前沿的優秀企業家。
(二)大力推進眾創空間建設。依托沿海地區各類園區和孵化器,吸引行業領軍企業、創業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著力構建適應大眾創新創業需求和特點,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發展一批新型創業服務機構,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實現創新與創業相結合、在線與線下相結合、孵化與投資相結合。加強創業主體培育,重點做好青年和大學生、大企業高管、科技人員和留學歸國人員等為代表的創新創業主體的培育工作,推動農民工返鄉創業,促進更多群體投身創新創業。
(三)完善創新創業人才激勵機制。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人才激勵保障機制,對國有控股企業、高等院校以及其他科技型企業,探索股權和分紅激勵,以股權獎勵、股權出售、股票期權等方式對高層次人才實施股權激勵,以科技成果投資、對外轉讓、合作、作價入股的項目收益分成方式對高層次人才實施分紅激勵。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加大科研人員股權激勵力度,讓科技人員在創新活動中得到合理回報。積極幫助高層次科技人才解決子女入托入學、住房和家屬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問題,不斷優化科技人才生活環境。
四、積極打造“智慧沿海”
(一)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沿海信息基礎設施升級換代,加快建設下一代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訊網、數字電視網等先進網絡,構建高速傳送、綜合承載、智能感知、安全可控的信息基礎網絡。統一標準,推進通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高速互聯與業務應用融合。逐步推進城市群內智能卡在沿海地區互通共用。實施傳輸網絡超高速寬帶技術改造,提供千兆到戶接入能力。推進“無線沿海”建設,實施新一代寬帶無線和移動通信網絡建設工程,加快4G網絡布局與應用普及,實現沿海市、縣城區主要公共區域免費WiFi全面覆蓋。到2020年,沿海城市寬帶接入速率達到1000兆,農村寬帶接入速率達到100兆。
(二)加強互聯網平臺載體建設。發展互聯網平臺經濟,整合產業鏈及多邊市場資源,構建平臺生態圈。培育大宗商品、消費服務、跨境貿易等電商交易平臺,加快推進跨境電商示范園、大宗商品出口加工和中轉跨境電商平臺、互聯網產業園等一批平臺載體建設,引導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發展。
(三)發展大數據產業。實施大數據戰略,大力發展工業大數據、新興產業大數據、農業農村大數據、創新創業大數據。建立工業大數據資源聚合和分析應用平臺,推動大數據與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的深度融合,創新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建設大數據產業發展集聚區,促進大數據產業向規模化、高端化發展,支持重點開發區大數據中心、云計算中心和大數據產業園做大做強。
(四)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圍繞“城市智慧化、智慧產業化”總體要求,積極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建設,并復制推廣試點經驗,全面推進“智慧沿海”建設。積極推廣智慧應用,依托新型基礎設施和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大力推進智慧港口、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社保、智慧電網、智慧家居建設,實現城市基礎設施智能化和公共服務智慧化。以“天地圖江蘇”為載體,打造包含沿海地名地址、地理實體、三維模型、遙感影像、實時位置、多時相、多尺度時空信息服務平臺。
第三章 著力構建沿海現代產業體系
圍繞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深入實施中國制造2025江蘇行動綱要和“互聯網+”行動計劃,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全面提升現代農業,推動沿海地區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
一、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
(一)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改善。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我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總體部署和具體要求,推動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產業升級與需求升級協同推進,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切實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沿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認真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項重點任務,調存量改造提升傳統動能,擴有效增量培育發展新動能,提高供給結構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實現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躍升。
(二)堅持“破舊”與“立新”并舉。一方面,注重運用市場機制、經濟手段、法治辦法化解沿海過剩產能,通過嚴格環保、能耗、技術標準倒逼過剩產能退出,完善企業退出機制,促進兼并重組,重點加快化解船舶、鋼鐵、水泥等行業過剩產能,抓好沿海化工園整治和淘汰落后產能,出清小冶金、小化工等行業的“僵尸企業”。另一方面,加快發展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新要素為支撐的新經濟,推動沿海地區發展轉型升級。
(三)著力補齊發展短板。進一步加大有效投資力度,加快建設沿海鐵路、航道,實施扶貧攻堅、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實事工程,補齊交通基礎設施、城鎮基礎設施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短板,進一步增強發展的全面性和協調性。同時,以新型城鎮化建設為契機,加快釋放沿海農業轉移人口城鎮購房需求。優化地方政府債務結構,著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穩妥有序降低杠桿水平,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積極開展實體經濟企業降本行動,落實國家減稅清費政策,在融資、用地、用能、稅費等方面切實降低企業成本,增強企業競爭力。
二、建設先進制造業基地
(一)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調高調輕調優調強調綠的導向,深入實施轉型升級工程,認真落實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規劃、推進方案和企業裝備升級行動計劃,以規模化、高附加值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以集聚化、特色化促進制造業空間布局優化,加快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發展壯大新能源、新材料、新醫藥、高端裝備、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空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全國有影響、有地位的新產業標桿。
(二)加速發展臨港工業。利用沿海地區較好的區位和資源條件,科學布局建設石油化工、高檔冶金、綠色造紙、船舶海工等產業。依托沿海深水港口,按照國家有關產業政策,促進淘汰落后產能,引導沿江及內陸地區石化、鋼鐵產能向沿海轉移。連云港重點推動中石化(連云港)煉化一體化、盛虹石化項目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鹽城重點建設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制造基地、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汽車試驗檢測基地,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沿海汽車城。南通重點做大做強船舶海工及重裝備產業,加強研發設計,拉長產業鏈條,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船舶海工產業,建成世界一流的船舶海工產業基地。
(三)改造提升優勢傳統產業。大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推進“互聯網+制造業”、“雙百工程”、新產品新技術推廣應用三大計劃,深入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加快汽車、冶金、化工、紡織、船舶、輕工食品等主導產業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加速向中高端環節邁進、向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推動汽車形成研發、零部件、汽車服務業一體化全產業鏈,推進冶金產業改造提升技術裝備水平、調整產品結構,推動化工產業產品高端化、裝備現代化、工藝清潔化、控制自動化、資源循環化發展,推動紡織產業發展具備國內領先水平的新型纖維、高支紗線、高檔面料產品,推進高技術船型、主流常規船型、節能環保型VLCC及VLOC等產品研發建造,推動輕工食品產業鏈條精深化、特色化、品牌化提升改造,大力發展名優特新產品。
三、建設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高地
(一)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發展現代物流、現代金融、商務服務、軟件與信息服務、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推動沿海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網絡化、虛擬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現代物流業方面,大力發展港口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專業物流,推動多式聯運發展,加強物流信息平臺建設,推進連云港國家級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和南通省級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建設,努力把沿海地區建成全省重要的物流基地和長三角北翼重要的商品出口通道。現代金融業方面,加大金融主體引培力度,推動設立服務沿海發展的金融機構,積極培育金融新業態,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擴大金融服務范圍,著力打造分布合理、手段先進、服務多元、與發展相配套的現代金融服務體系。商務服務業方面,大力發展法律服務、評估檢測、會計審計、廣告咨詢等商務服務業,推動商務服務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發展。軟件與信息服務業方面,加快發展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信息服務業,積極推進電子商務發展,建設軟件與信息服務外包基地。科技服務業方面,大力發展科技金融、創業孵化、成果轉化、技術服務等,創新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發展全鏈條的科技服務。
(二)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轉變。充分發掘消費潛能,大力發展居民和家庭服務、商貿流通、大健康等生活性服務業。居民和家庭服務業方面,鼓勵家政服務企業管理和服務創新,加快各類家庭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快建設家庭服務業信息服務平臺。商貿流通業方面,順應網絡經濟發展趨勢,以“互聯網+”模式引導商貿流通企業提檔升級,建設一批具有綜合功能的新型市場集群。大健康產業方面,適應健康需求多元化、個性化、高端化新趨勢,整合提升健康資源,大力發展健康服務、健康養老、健康旅游等新型業態,推動大健康產業向體驗經濟、個性服務轉型,積極打造沿海地區大健康產業集聚帶,加快推進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義的健康養老項目建設。
(三)提升沿海旅游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旅游產業綜合帶動作用,加快轉變旅游發展方式,加強區域旅游資源整合,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提升旅游公共服務水平,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培育海洋、海島休閑、生態濕地康養、特色漁業旅游等富有特色的旅游度假休閑新業態,打造特色精品旅游線路和品牌,建設江海河湖聯動,以休閑、度假、生態旅游為特色的旅游經濟帶。整體推進沿海“3125旅游工程”,即建設3個各具特色的沿海旅游目的地,打造1條旅游觀光主軸線,創設20個特色旅游風情小鎮,集聚50個旅游項目,將沿海地區打造為以山海奇觀、生態濕地、江風海韻為主要特色的國內一流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沿海旅游業總收入年均增長14%左右。
(四)加快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堅持規模擴張與質態提升并重,圍繞商品交易、服務供給、要素支撐等重點方向,瞄準現代物流、電子商務、軟件和信息服務、科技服務、文化創意、健康養生等新業態,努力搶占現代化產業鏈、價值鏈的核心環節,推進產業集聚、企業集中和功能集成,全面提升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層次和水平,建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在同行業有較大影響力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積極推進重點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加快提檔升級步伐,促進做大規模,增強功能,形成特色,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成為服務業集聚發展的主體區、服務業創新發展的先導區、現代產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區和創業就業的承載高地。
四、建設現代農業新高地
(一)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扎實抓好糧食、蔬菜、畜禽、特色水產等農產品生產,切實提高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認真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加快建成一批高標準糧食產業基地,高標準農田比重達到60%,高效設施農業面積比重達到20%以上。加快建設沿海“菜籃子”工程蔬菜生產基地,在沿海墾區繼續建設全省最大的綠色農產品基地。全面推進“一村一品”示范村鎮建設,大力發展花卉苗木、應時鮮果、高檔茶葉、食用菌、中藥材等園藝生產。大力開展畜牧業綠色發展和標準化規模養殖,支持畜禽主產區加快培植一批規模適度、標準化水平高的現代養殖企業,到2020年,生豬大中型規模養殖比重達到80%。做強做優特色水產養殖業,拓展水產品精深加工,著力打造特色水產品生產基地,到2020年,沿海地區標準化池塘比例達到65%,設施漁業面積比重達到26%。
(二)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優質、高效、外向、生態、安全”的現代化生產經營格局,構建安全化、生態化、高效化的現代農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園藝作物標準園、畜禽標準化示范場和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建設,扶持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率先開展標準化生產,實現生產設施、過程和產品標準化。加強產業整合、資源整合,推進農業產業向中高端發展,規劃建設沿臨海高等級公路現代農業產業帶,打造生產集中布局、資源集約利用、產業相互融合的高效農業集聚區。重點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科技園區,推進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提檔升級。
(三)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農業經營方式,因地制宜發展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股份合作、全托管經營、聯耕聯種等多種形式的規模化經營,加快培育一批家庭農場、專業大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不改變農村土地用途的前提下,鼓勵工商資本有序進入農業,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大力扶持農村電商等新型流通服務主體加快發展。到2020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比重達到50%,培育一批年銷售額超50億元的農業龍頭企業。
(四)打造現代外向農業示范基地。按照“建成國家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加工和出口基地”要求,以外向型農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把沿海地區建成江蘇外向型農業高地,使外向型農業成為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重要載體。圍繞優勢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推進加工有規模、布局有規劃、園區有名稱、組織有機構、管理有制度、運行有效益“六有”型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建設,重點建設國際水產品集散中心,創建國際級農業經濟開發區,建成一批符合“六有”標準的省級農產品加工區。充分利用沿海獨特農業資源優勢,建設一批產品外向化、基地規模化、技術標準化、管理規范化的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區),增強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
五、加快發展海洋經濟
(一)優化海洋經濟布局。堅持陸海統籌、江海聯動,充分發揮黃金海岸、黃金水道疊加優勢,推進沿海地區與“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蘇北振興發展以及東隴海線經濟帶建設的互動,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加強涉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海洋科技支撐能力,加快構建創新引領、富有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全面提升沿海沿江“L”型海洋經濟核心帶,培育沿東隴海線、沿淮河生態經濟帶兩條海洋經濟支撐帶,不斷增強腹地和產業支撐,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集聚度高的海洋經濟空間布局。到2020年,海洋經濟生產總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10%以上。
(二)培育壯大海洋產業。積極發展海洋工程裝備、海洋新能源、海水淡化和綜合利用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海洋交通運輸、濱海旅游等服務業,改造提升海洋船舶、海洋漁業、灘涂農林業、鹽化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一批產業層次高、創新能力強、制造模式新、集聚效應好、品牌影響大的海洋先進制造業集聚區。重點開發深遠海關鍵裝備設計建造技術,突破海上高難度油田的新型平臺技術,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裝備設計建造能力和規模,打造千億元級海洋工程裝備制造產業基地。超前發展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技術,加快發展海水淡化裝備制造業,提升海水淡化自主技術核心競爭力,打造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鏈條。積極推進海運船舶大型化、專業化,著力發展和優化航線航班結構,加快培育現代大型物流企業集團,提升綜合競爭力。大力發展海水養殖,加快調整海洋捕撈結構,積極參與國際漁業資源共享和市場競爭,積極推進國家級中心漁港、一級漁港和海產品國際貿易中心、漁業合作示范區建設,打造沿海地區千億元級現代漁業產業化規模。
(三)推進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綠色發展。推進產業高效集聚發展,加快建設海洋產業示范園區,推動設立海洋產業技術研究院,打造綜合實力較強、核心競爭力突出、空間配置合理、生態環境良好、體制機制靈活的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開展國家級海洋生態建設示范區創建活動,突出海洋優勢特色,合理布局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大力推進海洋功能區劃綜合管理,推動形成海洋經濟結構合理、優勢產業突出的海洋經濟發展模式,布局科學優化、海域資源集約節約利用的海洋資源利用格局。支持以淮海工學院為基礎創建江蘇海洋大學、省沿海開發集團聯合河海大學等科研單位創立江蘇沿海開發與生態建設研究中心。到2020年,沿海地區以市為單位整體創成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第四章 加強沿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
堅持補齊短板、強化銜接、優化網絡、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強沿海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現代基礎設施支撐體系。
一、增強沿海港口群競爭力
(一)加快沿海重點港口建設。強化港口龍頭帶動作用,加快沿海港口戰略性深水航道建設,建成一批深水大型化、專業化碼頭設施,顯著提升沿海港口設施能力,形成布局合理、優勢互補和具有綜合競爭力的現代化沿海港口群。連云港港重點圍繞打造區域性國際樞紐港,加快建設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30萬噸級原油碼頭和贛榆港區10-15萬噸級航道,推進徐圩港區防波堤、贛榆港區防波堤二期等工程建設,力爭“十三五”期間,新增萬噸級以上泊位38個、5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4個,10萬噸級及以上泊位12個,新增綜合通過能力1.5億噸。鹽城港突出推進“一港四區”專業化、集群化、大型化發展,加快大豐港區10-15萬噸級航道及錨地工程、煤炭碼頭,濱海港區10萬噸級航道、中海油LNG,射陽港區5萬噸級航道碼頭、灌河口5萬噸級航道導堤延伸及錨地工程等項目建設。到2020年,鹽城港貨物吞吐能力突破1.1億噸。南通港突出圍繞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江海組合強港,以沿海港口能力提升、沿江港口轉型升級為重點,大力推進洋口港區15萬噸級航道、10萬噸級石化碼頭改造工程和呂四港區10萬噸級航道、碼頭建設,形成以通州灣港區為主體、洋口港區及呂四港區共同發展的沿海港口“一體兩翼”發展格局。到2020年,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3.8億噸。
(二)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大力發展海河聯運、鐵水聯運和江海聯運,完善多式樣、一體化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疏港高速、快速或專用公路建設,加快推進長深高速至連云港港區疏港高速、通洋高速公路二期、徐新公路等疏港公路的前期工作。依托沿海港口外圍骨干鐵路網,以核心港區為重點,加快進港鐵路支線建設,重點推進連云港徐圩港區、贛榆港區、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鹽城港大豐港區、濱海港區、射陽港區、南通港通州灣港區、洋口港區、呂四港區等疏港鐵路支線規劃建設。突出沿海港口新開發港區疏港航道建設,推進連云港徐圩港區、鹽城港濱海港區、射陽港區等沿海港口四級以上內河疏港航道建設,研究大豐港區內河疏港航道等級提升、通州灣港區和呂四港區內河疏港航道規劃建設。加快沿海港口與周邊城市交通主通道建設,推進港產城一體化發展。
(三)大力提升港口功能。完善港口大通關體系,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近遠洋航線開辟、航班加密、“一關三檢”查驗機構和設施建設,拓展保稅、國際貿易、金融保險、信息咨詢等服務功能。大力推進連云港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二期等國際樞紐載體建設,打造國際產業和物流合作基地,進一步完善至中亞、歐洲的集裝箱中歐班列運營,加快國際集裝箱鐵水聯運、中韓陸海聯運等國際多式聯運體系建設,實現近遠洋航線對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主要國家和地區全覆蓋。加快建立鹽城港“大通關”服務機制,推進南通港與上海港在資本、技術、業務、金融等方面的合作。積極構建淮安、宿遷、泰州內河港、江港與沿海港口間的多式聯運體系,增加物流有效供給,提高物流運行質量和效益。支持符合條件的沿海港口(區)申報國家一類對外開放口岸,國家尚未批準設立一類口岸但進出口需求較大的港口碼頭在獲批臨時開放后開展外貿業務。推進連云港港、大豐港、東臺沿海經濟區、通州灣江海聯動開發示范區、洋口港、海門港新區等有條件的港區申請設立綜合保稅區(港區)、報稅物流中心或報稅倉庫等載體,支持連云港港、大豐港等有條件的港口恢復或申報汽車整車進口口岸。
二、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一)構建鐵路大通道。加強新亞歐大陸橋與沿海、沿江、京滬通道的鐵路溝通,加快推進新線建設和既有線路擴能改造,構建高效密集的沿海軌道交通網,更好地融入全國鐵路交通網絡。到2020年,鐵路全面通達主要港口,形成“兩縱三橫”干線骨架的鐵路網絡。完善寧啟鐵路通道,續建并建成寧啟鐵路南通至啟東段、連鹽鐵路、青連鐵路等項目;開工并力爭建成滬通鐵路、鹽城至南通段鐵路、連淮揚鎮鐵路、徐連客專、徐宿淮鹽鐵路、連云至連云港東增二線等項目;開工建設鹽泰錫常宜鐵路、滬通鐵路二期;規劃建設北沿江鐵路、通蘇嘉城際鐵路、京滬高鐵第二通道,改造提升新長鐵路蘇北段。研究推進沿海鐵路大豐港至蚌埠鐵路、海洋鐵路電氣化改造,建立我省沿海港口物流便捷通道。
(二)完善沿海公路交通網。進一步提升沿海地區公路覆蓋水平和等級標準,形成以“三縱六橫”干線為骨架的沿海地區公路網絡。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網絡,推進海啟高速公路、鹽淮高速公路大豐至鹽城段、無錫至南通過江通道北接線等工程建設,推進345國道南通段、204國道和310國道連云港段、連云港新海至徐圩港區、連云港港徐圩港區港前大道等公路建設,適時啟動通洋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和連云港經沭陽至宿遷高速公路規劃研究及相關前期工作。加快市縣風景園區連接公路建設步伐,實現市縣、縣縣干線公路短直連通,主要港區、省級園區、4A級以上景區和重點鄉鎮通達一級公路。切實提高農村路網通暢水平,到2020年鎮村公交開通比例達到100%。
(三)加強沿海內河航道建設。完善骨干航道網絡,升級改造干線航道,推進內河航道整治,構建“連城達港、通江入海連運河”的聯運體系,擴大水運中轉能力,形成以“兩縱四橫”干線航道為骨架的水運通道網絡。實現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全線暢通,完成連申線灌河西段航道、通江連接航道整治工程,開工建設鹽寶線、通揚線等工程,啟動建設宿連航道。加快推進沿海港口與內河港口水運通道建設,結合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同步實施二級航道工程。支持大運河、通榆運河、鹽河等干線航道內河港口和集裝箱碼頭建設,重點打造淮安等內河樞紐港。
(四)推進空港建設。優化整合沿海地區機場資源,適時改擴建現有機場,提升服務能力,航線加快向國內各大主要城市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輻射,向“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亞太區域拓展。遷建連云港機場,擴建現有其他機場,建設完善空港一類開放口岸,構建和完善連接國內省會城市、著名旅游城市的航線網絡,開辟與日本、韓國等重要入境旅游客源地航班。優化通用機場布局,積極推進通用機場建設,爭取部省共建南通通州灣應急救援基地納入國家規劃,大力拓展支線機場通用航空服務功能。
(五)強化綜合交通樞紐建設。著力將連云港打造成為新亞歐大陸橋出海門戶和區域性國際樞紐,將南通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成長三角北翼的入滬北大門,加快打造淮安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進一步強化鹽城、泰州省級綜合交通樞紐的地位,發揮好宿遷連接沿海與腹地的交通節點作用。加強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干線公路、機場與城市軌道、市郊鐵路、地面公交等設施有機銜接,規劃建設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以滬通鐵路、連鹽鐵路、徐宿淮鹽等鐵路建設為契機,開工建設南通西站、連云港站、鹽城站、新淮安東站、泰州南站、宿遷站等鐵路綜合客運樞紐,積極推行鐵路客站、公路客運站、公交樞紐站一體化建設模式,實現旅客運輸公鐵“零換乘”、城際與城鄉客運無縫銜接,大幅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輻射帶動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
三、增強水利保障能力
(一)提高淡水資源供給水平。進一步實施水源、輸水支線及蓄水工程,不斷滿足沿海地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對淡水資源的合理增長需要,為沿海灘涂開發和現代農業建設提供必需的水源。繼續擴大引江規模,提高東引北送供水能力。實施完成泰州引江河二期、泰東河等骨干水源工程。加快黃沙港南段及下官河拓浚工程前期工作。在新建九圩港泵站、九圩港航道整治等工程的基礎上,推進沿海引江調水工程前期工作,擴大臨海引江供水范圍,為沿海灘涂及輻射沙洲開發提供水源。推進輸水支線工程建設,加快實施延伸通榆河至沿海骨干河道疏浚或利用疏港航道形成輸水支線,完善向港區港城、工業園區和灘涂圍墾集中區的供水系統。加快沿海平原水庫建設,實施連云港徐圩新區應急水源水庫、射陽明湖水庫、通州灣碧海湖工程,加快響水陳家港水庫立項進程,增加備用水源,改善水生態環境。
(二)增強防洪保安能力。完善提升流域防洪和區域防洪除澇體系,增強防御洪、澇、潮、臺災害能力,為沿海開發提供防災減災安全保障。實施完成川東港拓浚工程,加快推進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河流域重點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建設,完成黃河故道、射陽河、新洋港、川東港、灌河、薔薇河、灌北干渠、東門五圖河等入海河流治理工程。繼續實施海堤鞏固完善工程,研究論證并適時下移部分沿海擋潮閘,開展埒子口治理研究工作。實施完成沿海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及大中型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啟動新建小水庫工程,支持重點區域跨市跨縣骨干河道治理、城市防洪、水環境綜合整治等工程建設,實施駱馬湖水利綜合治理工程。
(三)加強水資源保護和河湖管理。開展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水源地達標建設,有效改善水環境。加快推進通榆河清水保障方案實施,基本完成主要集中式飲用水源地達標建設,保障飲用水源地安全。加強水利工程、河湖水域岸線和入海河口管理,推進河流水環境綜合治理,改善區域水環境,實現水功能區水質達標。控制地下水開采,加強地下水保護,防止地下水污染。推進節水減排工程建設,建設節水型社會。
四、提高能源保障水平
(一)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升級。著力優化沿海能源布局結構,構建綠色、安全、經濟的能源體系,為沿海乃至全省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能源保障。調整優化煤電結構,淘汰落后燃煤發電產能,推動大容量、高參數機組規劃建設,加快建設國電投協鑫濱海、射陽港電廠擴建等高效潔凈燃煤發電項目。堅持優化結構和優化布局相結合、集中式和分布式相協調,大力開發利用新能源,推進連云港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實施,支持沿海地區海陸并舉、以海為主加快發展風電,重點突破鹽城、南通海上風電,形成400-600萬千瓦海上裝機規模;堅持分布式光伏與集中并網光伏電站協調發展,重點發展屋頂等分布式光伏電站,推進沿海地區加快發展光伏發電。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加快建設田灣核電工程。以農村秸稈和城鄉生產生活垃圾為重點,加快發展生物質直燃發電。支持鹽城東臺、連云港灌云創建國家沿海高比例清潔能源綜合示范區。
(二)提升能源儲運能力。加快完善能源儲運網絡,加強天然氣管網及其配套設施建設,實施中俄東線(永滬管道)江蘇段、沿海管道、青寧線、海門—太倉過江管道以及中海油濱海LNG接收站外輸等管線建設工程。加快實施沿海千萬噸級LNG接收基地建設工程,建成中石油如東LNG二期工程、新疆廣匯啟東LNG分銷轉運站一期工程,開工建設中海油濱海LNG接收站、華電贛榆LNG接收站、協鑫如東LNG接收站、廣匯啟東LNG分銷轉運站二期工程。加快推進濱海、大豐等省級煤炭中轉儲備基地建設。依托連云港港及沿海臨港產業基地的優勢條件,加快沿海石油儲備和煉化基地建設,推進日照(連云港)—儀征原油管道復線工程。支持洋口港建設能源貿易交割中心。
(三)著力實施能源民生工程。以沿海地區省定幫扶縣(區)為重點,實施光伏扶貧工程,優先安排光伏扶貧電站建設規模。加快推進天然氣配套管網建設,實現管道天然氣縣縣通。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工程,突出抓好35千伏以上項目和已經確定的小城鎮、中心村項目,擇優推進小康示范電建設,支持沿海地區設立電改示范區。開展城鄉配電網改造計劃,全面解決沿海地區配電網薄弱環節。實施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專項建設行動,初步形成公用與私用并舉、城市與交通干線聯通,智能、便捷的充電網絡。
第五章 增創沿海開放合作新優勢
充分發揮“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建設對沿海開放布局優化和區域協調發展的牽引作用,依托改革試點試驗平臺,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加快形成多點支撐、多區域聯動、全方位深層次參與的對內對外開放合作新格局。
一、全面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
(一)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突出沿海地處“一帶一路”重要交匯點的獨特區域優勢,協調推動向東與向西雙向開放,強化與東北亞特別是日韓的交流合作,深化與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發展,加快打通淮河流域出海便捷通道,不斷拓展對內對外開放新空間,持續提升經濟國際化水平,形成開放開發新格局,建設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力的重要開放合作門戶基地。提高向東開放合作水平,深化與東北亞特別是日韓的經貿、產業等方面的務實合作,加快合作產業園區建設,重點引進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項目,推動在更高層級、更寬領域、更大范圍開展交流合作。加快西向開發開放步伐,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為重點,強化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東方起始區域重要作用,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走廊建設,推動沿海地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在共建經濟合作區、出口加工區、跨境電商等方面加強合作,鼓勵有條件的沿海企業參與當地港口開發和物流設施建設,在中西部、中亞地區布局建設內陸無水港和物流場站。深化與長江經濟帶城市合作,推進江海一體化發展,建設江海聯動樞紐,統籌整合資源和產業布局,加快江海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在開放合作中提升整體發展水平。
(二)確立開發園區開放新優勢。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創新,堅持開發區綠色集約發展、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和特色發展,使開發區成為沿海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要載體。推動沿海地區符合條件的省級開發區申報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支持沿海重點經濟技術開發區、臨港產業園區創建省級開發區。加快推動通州灣建設東盟大宗商品貿易中心、江蘇國際制造業合作區,建立國家海洋產業國際合作區,推進江蘇省海洋經濟創新示范園區、沿海地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進一步放大開放載體和試驗示范平臺的改革效應,增強對產業、科技、人才等要素的集聚能力。推動各類開發開放平臺復制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改革試點經驗,探索國家灘涂開發試驗區建立與上海自貿區產業聯動發展機制,吸引自貿區企業在試驗區設立生產和物流基地,發揮對區域發展的示范帶動效應。探索與自由貿易港區相適應的外匯管理體制,組建沿海有色金融期貨交易中心,建立整合貿易、物流、結算等功能的營運中心。積極爭取在沿海地區設立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
二、加快轉變開放型經濟發展方式
(一)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把握中韓、中澳等自貿協定機遇,強化市場開拓,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優勢產能、農業、海洋經濟、金融保險等領域合作,發展具有“一帶一路”特色的貿易新業態。完善進口扶持政策,做大做強省級進口商品交易中心等載體和平臺,引導企業優化進口產品結構,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緊缺資源、原材料進口,提升進口綜合效應。支持加工貿易梯度轉移,增強鹽城、淮安、宿遷等地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能力,推動南通、泰州等地加快形成一批先進制造業出口基地。優化整合沿海地區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推進出口基地建設,拓展加工貿易載體功能,提升特色產業國際競爭力。推廣海門疊石橋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經驗,加快培育外貿新業態。鼓勵發展跨境電子商務,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區和公共海外倉,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規模。培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推動沿海地區服務外包發展,推進南通、泰州納入江蘇沿江服務外包示范城市集群建設。
(二)提升利用外資規模和質量。推進區域引資平臺建設,加快外資制造業轉型升級,著力提高“引進來”的層次和水平。積極發揮沿海地區土地資源和勞動力成本的相對優勢,鼓勵結合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進一步擴大制造業利用外資,支持蘇南外資企業優先向沿海地區及其腹地轉移。不斷優化外資結構,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現代農業等新興領域利用外資。加大招商選資力度,重點引進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處于中高端的產業,引進龍頭型、旗艦型企業和項目,吸引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促進利用外資轉型升級和邁向中高端。創新利用外資方式,推動引資與引技、引智相結合,支持外資參與沿海地區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質量。按照國家產業對外開放總體部署,逐步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流通、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有序推動現代物流、航運服務、跨境旅游、金融、商貿等服務業領域逐步擴大開放。
(三)推動更大步伐“走出去”。進一步提高企業、城市、人才國際化水平,加快推動南北聯動和東中西合作,引導和支持企業參與“一帶一路”重要經濟走廊、戰略節點和平臺建設,提高沿海地區的綜合實力和整體競爭力。加強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布局和集聚發展,深化裝備制造、能源資源加工、農業等領域的國際產能合作,提高“走出去”的水平和效益,提升企業跨國經營能力。推動境外經貿合作區和產業集聚區建設,重點支持連云港哈薩克斯坦“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鹽城印尼鎳鐵合金冶煉工業園和韓國新萬金、大邱工業園,南通印尼雙馬農工貿產業集聚區等境外園區建設,打造產業轉移與對接合作示范區。
三、推進重大開放合作載體建設
(一)加快推進連云港“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重點實施連云港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建設,加快與哈薩克斯坦合作的“霍爾果斯—東門經濟特區”建設,推進“一帶一路”連云港農業國際合作示范區建設,加速建成 “一帶一路”建設的先導區。搭建新亞歐大陸橋經貿合作與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各方在國家東中西示范區內以“區中區”“園中園”的形式共建園區和產業合作基地,依托綜合保稅區建設上合國家進出口產品加工產業園,打造有色金屬制品及機械設備類產品進出口加工貿易平臺。推動中哈合作全面升級,依托中哈(連云港)物流中轉基地,加快中哈(連云港)保稅倉儲、大宗散貨交易中心建設,推進中哈(連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多式聯運中心建設,促進港口與綜合保稅港區、出口加工區和保稅倉庫的聯動發展;推動運輸合作向貿易合作拓展,構建推動雙多邊貿易加速發展;積極申報設立由中哈兩國政府主導建設的中哈(連云港)國際物流中心,構建中哈經貿合作、物流合作、產業合作的高端平臺。推進上合組織(連云港)國際物流園建設,構建集多式聯運、國際商貿交易、保稅物流、加工增值服務、物流支撐服務及商務生活服務功能于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國際物流園區;推進連云港保稅物流中心、日韓特色商品園、冷鏈物流中心、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商務中心建設,創建上合組織跨境電子商務中心,試行中韓海關、檢驗檢疫結果互認和貿易貨物數據交換共享,打造上合組織成員國共同出海基地。
(二)加快推進中韓(鹽城)產業園建設。加快中韓(鹽城)產業園、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蘇州鹽城沿海合作開發園區建設,打造中韓經貿和人文合作交流的示范區、淮河流域出海門戶城市。搶抓中韓自貿合作重大機遇,加快推進第四代產業園區建設,重點發展汽車、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智能制造、光電光伏、跨境電商、大數據、健康美容、重型高端裝備制造和現代服務業等10大產業,打造中韓鹽城(大邱)產業園、中國沿海汽車城、綜合保稅區、未來科技城、韓國社區、國際美容健康城、生態智慧康居城、韓國風情園、鹽城空港和鹽城海港等10大功能平臺,建成以國家級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南新區和大豐港經濟區為主體的“一園三區”對韓經貿合作新高地。
(三)加快推進江海聯動發展示范區建設。強化南通長江經濟帶北翼橋頭堡功能,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體制機制創新經驗,著力打造江海聯動現代物流集聚區、江海產業聯動發展先導區、陸海統籌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區,積極爭創國家級新區。著力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快建設綜合性深水海港、深水航道和碼頭,推進發展規模化港口,全方位服務臨港產業發展。開發大宗散貨海進江中轉功能,打造江海直達運輸集散基地、多式聯運物流中心,為長江經濟帶向東開放提供新的出海通道。加快構建臨海臨港特色產業體系,著力發展綜合能源、重型裝備、港口物流等臨港產業,建設區域性資源配置中心、江海聯運國際物流中心、東盟—通州灣大宗商品集散交易中心。大力發展濱海旅游業、國際航空運動等現代服務業,推進中非、中英、滬蘇等經濟合作平臺建設。加快現代國際港城、海灣特色新城建設,完善基礎配套設施,健全公共服務體系。
(四)加快推進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集聚服務示范區建設。圍繞淮臺產業發展契合點、互補處,實施臺資項目倍增計劃,著力招引臺灣百強企業在淮安集聚發展,促進臺資金融機構在淮安落戶。積極承接珠三角、蘇南地區臺資產業轉移,做大做強電子信息、鹽化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精致農業等臺資產業集群,打造臺資高地升級版。爭取到2020年,臺資占實際利用外資比重40%以上,在淮安落戶臺資企業超2000家。進一步放大臺資企業產業轉移集聚服務示范區品牌效應,實施臺資平臺擴展行動,高水平規劃建設淮安兩岸信息家電產業園、兩岸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基地等平臺,助推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積極打造兩岸青年創業園、淮臺文化創意中心,推動臺資產業承接平臺擴量提質。打造國內高層次對臺綜合交流平臺,擴大淮臺合作交流,全面提升交流合作層次,積極爭取淮安成為臺灣自由行開放城市。
(五)加快推進中國醫藥城建設。充分發揮省部共建中國醫藥城機制優勢,突出創新發展和融合發展,加速集聚全球生物醫藥產業資源,積極發展疫苗、診斷試劑及高端醫療器械、生物制藥、化學藥新型制劑、現代中藥和保健品六大特色產業,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搭建前沿醫療技術研發和應用平臺,大力發展精準醫療服務,延伸健康服務產業鏈,深化海峽兩岸健康產業交流合作,構建大健康產業集聚試點的核心區,全面建成特色鮮明、技術先進、產業鏈完整國家級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高地。完善多層次新醫藥創新服務平臺,重點建設國家級疫苗臨床評價工程中心、國家新藥創制重大專項產業化基地、國家健康服務業示范基地、國家高端醫療器械集聚試點等平臺,爭創國家制造業(醫藥)創新中心,生物醫藥創新研究院建成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發揮江蘇省藥品公共保稅倉庫區域輻射功能,大力發展智慧醫藥物流和醫藥跨境電商,躋身國家藥品進口口岸城市。放大泰州國際醫藥博覽會效應,建成大健康前沿技術發布、最新產品展示、行業信息交流、服務標準制訂的國際平臺。加快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全面建成康健醫療區、會展中心、工業鄰里中心等重點工程。
(六)加快推進中國宿遷電子商務產業園建設。積極發揮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引領支撐、示范帶動作用,堅持以電子商務為特色、企業為主體、人的發展為導向,加快推進電商核心區、展示交易體驗區、電商物流區、物流監管區、配套服務區和大數據分析基地“五區一基地”布局建設,不斷完善“物流倉儲、互聯網金融、創新創業、電商運營、定制經濟示范、互聯網信息”等六大公共服務平臺功能,優化智慧園區服務環境。力爭到2020年,集聚電商及其相關企業800家,電商交易額突破1000億元,基本形成以呼叫中心為主導,集網絡交易、平臺建設、物流配送、定制加工、線上服務、線下體驗、技術研發、文化創意、產品包裝、模擬培訓、倉儲抵押等于一體,多功能、多業態相融合,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電子商務全產業鏈園區。
第六章 積極推進沿海新型城鎮化
以人為核心,尊重城市發展規律,著力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塑造城市特色風貌、彰顯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環境質量、創新城市管理服務,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沿海現代化新型城鎮。
一、促進國土空間集約均衡發展
按照產業集中布局、城鎮集聚發展、資源集約利用的原則,大力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規合一”,奠定優化空間開發格局、規范空間開發秩序的制度基礎。堅定不移實施主體功能區制度,明確市域功能分區及功能定位,構建差別化的政績評價考核體系。加強空間用途管制,劃定城市開發邊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和生態保護紅線,構建更加清晰的建設開發、農業生產和生態保護三大空間格局。實施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海洋主體功能區建設,全面劃定自然岸線格局,促進陸海協調、人海和諧發展。以城鎮軸為主體形態,推進沿海深水大港、臨港產業園區和城鎮“三位一體”融合發展,推動岸線開發向縱深拓展,產業項目向園區集中,城鎮建設向臨海推進,人口資源向沿海集聚,加快形成以區域中心城市為支撐、沿海綜合交通通道為紐帶、特色重點鎮為支點的新興城鎮化地區。積極探索以港帶城、港城聯動模式、飛地發展模式和鄉鎮整合開發模式。
二、完善沿海新型城鎮體系
(一)轉變中心城市發展方式。更加注重沿海中心城市建設管理質量、經濟發展質量、生態環境質量,注重城市結構優化、功能完善、效率提高,注重城市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個性發展,注重城市產業驅動、科技驅動、文化驅動,進一步完善空間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增強現代功能,提升建設品質,提高要素集聚、政策創新和高端服務能力,加快構建城市主骨架。以市區、縣(市)為單位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多元化可持續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行政管理創新和行政成本降低的新型城市行政管理模式,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有效釋放農業轉移人口城鎮購房需求。積極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體制機制、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城鄉社會治理、綠色發展評價體系等領域改革創新。到2020年,全面完成國家賦予的各項試點目標任務。
(二)增強縣(市)城節點支撐功能。推進沿海縣(市)東向發展,強化與中心城市、臨港新城以及港口的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對接,培育符合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的特色產業,壯大經濟實力和人口規模,提升區域輻射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建設規模適度、特色鮮明的節點城市。依托東隴海線、連霍高速等交通通道,建設發展沿線縣城,加強與徐州及中西部地區的聯系;依托連淮揚鎮鐵路、徐宿淮鹽鐵路、滬通鐵路、寧連高速、沿海高速等交通通道,提升沿線縣(市)城節點功能,加大力度對接蘇中、蘇南和長三角地區。進一步縣(市)城空間結構,加快縣(市)城功能優化建設,全面提升縣(市)城發展能級。
(三)大力推進港城建設。合理確定城鎮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方向,強化城鎮之間互動協作,加快建設一批環境資源承載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港口城鎮和現代新興海濱城區,構建具有帶動優勢和輻射優勢、貼近岸線的新型城鎮帶和經濟帶。重點打造與區域性樞紐港配套、以航運中心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性港口國際商務中心,重點布局特色優勢產業,培育一批具有綜合競爭力的特色港城。
三、深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
(一)創新城鄉規劃理念。落實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綠色低碳等理念,改進規劃編制方法,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發揮城市總體規劃的統籌引領作用,完善空間規劃體系,加強空間開發管制,引導調控城市規模,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功能形態,形成引領城市發展的“一張藍圖”。加強城市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其各類專項規劃之間的銜接,及時更新優化控制性詳細規劃,優先做好近期建設地區、城市發展重點地段的規劃控制和引導,增強規劃的可操作性。加大村莊自然與文化資源保護,維護農村居住、生產、生態、文化等多種功能,因地制宜推進村莊特色化發展。
(二)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深入實施民生幸福工程,統籌推進城鄉規劃、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社保和社會治理“六個一體化”,大力促進就業創業,加快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扎實推進教育現代化和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積極拓展富民增收渠道,全面提升優質公共服務產品供給能力、覆蓋水平和使用效率,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和共同繁榮。推動建立統一的城鄉要素市場,促進建設用地、科技服務、金融保險、人力資源等要素合理配置。建立城鄉公用事業長效化運營、維護、管理機制,理順市政公共產品和服務價格形成機制。創新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決策、投入、建設、運行管護機制,加快建設新型村級治理平臺。
(三)提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完善農民收入增長支持政策體系,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創新和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繼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促進城鎮、農村居民點、產業空間合理集聚,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交客運網絡,實現鎮村公交全覆蓋。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推進城鄉統籌區域供水。組織開展“強富美高”新農村創建活動,扎實推進新一輪農村實事工程,切實提高農村基礎設施保障水平。
第七章 切實加強沿海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守生態紅線,促進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系統推進環境綜合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