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優勢顯著
陸上風電發展主要受限于棄風消納問題,棄風現象嚴重,2017年棄風電量仍高達235億度,原因主要在于系統調峰能力嚴重不足,新能源發電與送出工程建設進度不同步和體制機制的問題。新能源富集地區不同程度地存在跨省、跨區通道能力不足問題,已成為制約新能源消納的剛性約束。
而海上風場基本都建設在沿海100-200公里以內,距離負荷中心較近,減少電力傳輸損失,并且常年有風,所以很適合電負荷中心的需求。海上風電的發展,有望滿足行業發展增量需求,成為風電發展新出路。
從利用小時數來看,陸上風電年均利用小時數為2200左右,海上風電根據資源條件不同,利用小時數一般也不同,但是平均利用小時數可以達到3000小時以上。相較于陸上風電,目前我國海上風電單機容量以2.5-5MW為主,高于陸上風電以2MW類型為主的單機容量。
隨著技術水平提高,單機規模持續擴大,更強更穩的風力以及更高的利用小時數,海上風電的發電優勢將更加顯著。
海上風能資源豐富
我國海岸線遼闊,海上風能資源豐富,主要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我國東南沿海及附近島嶼的有效風能密度為200-300瓦/平方米以上,全年大于或等于3米/秒的時數約為7000多小時,大于或等于6米/秒的時數約為4000小時。
具體而言,江蘇、山東等長江以北屬于典型的低風速、無臺風風險市場,需求大葉輪機組,河北、遼寧等更北部海域還要考慮海冰的影響;廣東、浙江等屬于典型的低風速、有臺風風險市場,需求的是大葉輪抗臺風機組;福建、粵東部分區域、臺灣海峽等屬于典型的高風速、有臺風風險市場,需求的是更大容量抗臺風機組。
東部沿海省市是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用電領先并處于電負荷中心,為大規模發展海上風電提供了足夠的市場空間。同時,這些省市電力供應緊張,用電增長速度較快,隨著火電裝機量的進一步走弱,用電缺口將進一步擴大,海上風電可以作為目前常規使用能源的有效補充。2017年,海上風力資源所在的主要五個東南沿海省份(福建、浙江、山東、江蘇和廣東)總用電量為23502億千瓦時,是西北地區的6.1倍左右,消納能力強。
海上風電市場空間巨大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2017年,我國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吊裝量)319臺,容量達到1160MW,比上年增長97%,海上風電裝機增速有較明顯的優勢。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由2010年150MW增長至2017年的2790MW。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占綜合新增裝機的比重迅速上升,由2010年的0.74%增長至2017年的5.90%,占比逐步提升。
根據《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目標,到2020年底,海上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全國海上風電開工建設規模達到10GW,海上風電市場的發展潛力十分巨大。其中,江蘇省海上風電開工規模占比最大,占比約為45%;福建省緊隨其后,占比為20%。
按照這個目標測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15.78GW(吊裝量)。以海上風電投資開發成本14000元/KW測算,預計到2018-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建設投資市場空間約1800億元。
不過,從目前看來,海上風電行業還未實現對經濟性的全面突破,距離平價上網的目標仍有差距,電價下行、建設基礎設施差、成本問題凸顯依然是行業發展的痛點。而規模化發展的海上風電在前期投資上成本高,施工難度與技術門檻高,在后期維護上對專業性的要求更高,這些問題都需要行業較長時間的探索。
(來源:前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