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全國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啟動,在首次“綠電”交易中,共有17個省份參與,交易電量79.35億千瓦時,滬蘇浙皖無一缺席。
風能發電是此次綠電交易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9月,國家能源局確定了位于江蘇濱海、射陽、東臺和大豐的中國首批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總規模100萬千瓦。自此,江蘇打造“海上三峽”正式起步。
在我國海上風電發展中,江蘇累計裝機量約占全國七成。2020年,江蘇全省海洋生產總值達7828億元,在地區生產總值中占比7.6%,其中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居全國前列。雖然江蘇打造“海上三峽”目標依舊遙遠,但并未停下腳步。等到江蘇等沿海地區建起“海上三峽”,長三角地區或可就近、常態化購買和使用“綠電”
江蘇沿海是寶地
多年來,我國風電發展主戰場在陸上的包括東北、西北、華北在內的“三北”地區,用電多集中在東部沿海地區,無論水電、火電還是風電的遠距離“東送”,都需建設大量電網。海上風電則可以實現“就地消納”,即直接開發本地海上風能并供當地使用。
當年首批4個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全部落在鹽城,成為鹽城的海上風電發展,也是江蘇乃至長三角海上風電發展的縮影和重要陣地。鹽城大豐區在海上風電領域行動較早。2009年,江蘇金風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大豐,當地干部表示,“有了金風科技后,建立起專業園區”。隨后,中車電機、上海雙菱、中天海纜等配套企業紛紛落地,去年,大豐新能源及裝備制造業銷售額占鹽城近半壁江山。
江蘇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寧海峰回憶,金風還未有海上風電訂單時,當地政府就在大豐港建設大部件碼頭,以滿足金風等企業未來的發展;2014年前后,為滿足風機、葉片等從大豐風電產業園前往港口的運輸條件,當地政府將雙向四車道拓寬為八車道。
類似的故事也發生在射陽。2017年,射陽縣籌建射陽港經濟開發區時,遠景科技集團設立的射陽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一個新能源入駐企業,還參與新能源及裝備產業園的規劃。“遠景去射陽之前,射陽1千瓦時海上風電都沒有。”遠景能源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田慶軍回憶,遠景來到射陽,把當地那一帶經濟盤活了,帶動了葉片廠等風電企業迅速聚集,包括西門子、艾爾姆、華能等世界500強企業8家,“就連餐飲業都比以前興旺,商店多了,附近的出租車都多了起來”。
南通同樣吸引不少企業入駐。“如東海上資源較好,這里發電可利用率高,風電適用性好,需要吸引頭部企業入駐。”上海電氣風電如東有限公司總經理蔣裕康表示,現在如東公司已形成一天一臺的產能,主要供應江蘇、浙江等地。
如今鹽城已成為長三角地區首個“千萬千瓦新能源發電城市”,去年鹽城新能源“綠電”占全社會用電量超47%。
水草豐茂生態圈
“全省都是沿海,沿海更要向海”,這是江蘇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理念。全球風能理事會、中國風能專委會等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上海電氣、遠景科技和金風科技3家企業市場占有率近75%,前兩家總部位于上海,3家則均在長三角布局,這無疑是市場的選擇。
2015年前后,金風科技在無錫建立起研發基地,產品設計、研發、檢測等均在此完成,充分利用了長三角的人才聚集效應,與大豐基地的制造優勢形成互補。同樣在無錫,2007年,張雷帶領一支10人的海歸團隊創立遠景科技,并在江陰打造遠景智能風機制造中心。在創始團隊看來,江陰側重內生型經濟,是一個“水草豐茂的生態圈”。
整合長三角又何嘗不是“水草豐茂的生態圈”。蔣裕康介紹,南通與上海有著天然聯系,如東公司正充分利用上海科創優勢和南通生產優勢,目前風機樣機在上海研發,規模化生產則在如東,員工還曾在上海學習長達8個月。張洪亮在2013年來到中天科技海纜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是公司總工程師。他介紹,早在2011年,公司就與上海交通大學進行合作。2016年,公司還與浙江大學設立合資公司,合作攻關水下觀測產品。
如今的長三角產業配套正不斷完善,不僅有風機、葉片、海纜等企業,就連玻纖和樹脂都可以在此獲得。位于江蘇鹽城的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董事長顧素平介紹,目前公司的海上風電項目,風機主要來自上海電氣和遠景能源,風機基礎和塔筒由南通藍島和鹽城神山生產,海纜由寧波東方電纜制造,企業均是長三角行業龍頭企業,這樣的產業鏈支撐和集聚,降低了系統成本和運輸成本,提高了工程效率。
助力海上風電發展,地方也正發力。江蘇明確提出,南通將加強國家海上風電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推進南通啟東、如東海上風電場建設,打造國家級綜合能源產業基地等。
何以達成新平衡
2021年底前,未完成并網的海上風電項目,國家將不再補貼。以往風電開發企業的營收來自兩部分:一是并網后,電網支付的錢;二是國家補貼的錢,其中每千瓦時電補貼0.4元。十多年來,我國海上風電主流機型從1.5兆瓦提升到5兆瓦,海上風電每千瓦造價從2.67萬元下降到1.57萬元。
但平價依舊有現實困難。作為一種“料重工輕”產品,海上風電很難降下成本。有專家提出應考慮出臺地方補貼政策,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壓力不小,但也是一種倒逼。
海上風電行業有一個共識:平價之后,風機大型化成為必然,深遠海將建起新風場。有企業已在著手破解深遠海的輸變電難題,其實也是在攻克行業發展的“政策依賴癥”。張洪亮拿輸電海纜解釋,一條海纜難以滿足輸送要求時,以往并不優先考慮“拓寬”海纜,而是多鋪幾條通道,因為產品成熟度、穩定性較高,盡快并網是關鍵,政府補貼提供了利潤空間。按要求兩根海纜之間需間隔10—15米,多鋪幾條無疑會占用更多海底資源。如今,如東柔性直流項目只使用2根直流海纜,可取代7根交流海纜。雖然一次性投入增加,但輸電能力比普通海纜高出數倍,反而降低了輸電成本。
面對平價時代,海上風電全產業鏈承壓很大,原有市場平衡將被打破。江蘇金風科技有限公司在當地形成海上風電制造全產業鏈,將通過技術創新、降本增效、模式創新等,與產業鏈企業“創”出一條平價之路。遠景能源有限公司也在射陽成立科創聯盟,推進大兆瓦機組、葉片循環等前沿技術示范,正幫助配套企業提升工藝、質量控制等,實現產業鏈共同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謀求新的平衡,長遠看,創新是唯一出路。為此,政府應當重點支持創新,對科技創新提供政策支持,減少對于企業生產、運營等環節的補貼。有企業負責人提出,可以在公共創新平臺建設上下足功夫。
(來源:騰訊網)